
10月28日下午,复旦大学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教务处和相辉学堂联合举办的“榜样的力量:学长分享系列”第十二期主题活动暨数理经济班20周年系列活动在邯郸校区第六教学楼H6101成功举办,约50余名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科创竞赛与本科生学术项目分享。
本次活动的主讲嘉宾为史高乐学长,他是2022级复旦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2021-2023年服役于陆军驻新疆某合成师,步兵火箭筒手。退役返校后转入bet365在线体育投注
学习,担任bet365在线体育投注
学生会执行主席、2022级经济系本科生班长。主持复旦复芏计划望道项目1项(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曦源项目1项;获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资助,研究主题为政府政策与产业集聚。获2025年复旦大学“望道学者”、复旦大学“书院之星”、2024年bet365在线体育投注
戚克梅奖学金暨bet365在线体育投注
“荣誉学生”称号,获2023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银奖、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金奖等奖项荣誉。本次活动由2024级经济学(数理经济方向)专业本科生胡伯洋同学主持。
主题分享
史高乐学长的分享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聚焦于科创竞赛分享。史学长首先对科创竞赛项目进行了系统性介绍,包括对各类科创竞赛的情况介绍、科创竞赛对学生创业和未来发展的意义、着手准备科创竞赛的宏观方向抉择与微观实践操作;随后他结合丰富的个人科创竞赛经历,为同学们分享了宝贵经验,从主客观视角全方位解读了科创竞赛带来的成长体验。第二部分是本科生学术项目分享。史学长从望道项目、曦源项目、国自然本科项目申请主题选择、前期准备、时间安排、研究规划等诸多方面分享了充实的本科期间学术探索之旅。第三部分是本科生学术交流分享。史学长还分享了自己本科期间参与的海内外学术交流,并谈到交流为自己开阔学术视野和发展兴趣、爱好的积极作用。
(一)科创竞赛:往实践深处行,向经济之间问
首先,史学长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国家级科创竞赛,并为大家指明了参赛方向。其次,他阐述了科创竞赛对提升学生自身创新思维及创造能力、获得推免保研加分的长期意义和当前作用。一方面,参与科创竞赛能系统性锻炼学生在创新实践、团队协作与资源整合等方面的核心能力,为创业就业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参赛经历与竞赛成果也可以更早发现自身的兴趣点和个人比较优势。此外,该过程是对商业模式可行性的初步验证,有助于在可控环境中识别并规避风险,提升创业成功率。接着,当面对“如何准备颇具挑战性的科创竞赛”这一问题时,他提出了先参加校级“卓越杯”锻炼自己、自主了解市场上独角兽企业发展历程、研究行业现状与特征事实等多样途径。这些都为同学们拆解复杂命题、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走进科创活动提供了可靠的方法论。最后,他特别强调了参赛过程远比结果更重要。从2023年到2025年,史学长从初次踏足科创土壤,到获得多个荣誉奖项,他用鲜活的经历向同学们传授着宝贵却又朴实的经验。以扎实的经济学专业知识为基础,运用长远目光锚定有潜力与商业价值的项目;主动和其他院系的同学合作,并不吝啬自己在团队中的付出,便可能在大学生涯里收获一次次的科创成果。

▲参赛经验传授
(二)本科生学术项目:以萌新之姿,成创新之研
他幽默风趣地谈到,“一次没成功也没关系,我也是第三次才获得望道项目(复旦大学本科生学术研究资助计划)立项的。第三次那次就拿到了‘优秀’的立项评级。”在刚涉入科研领域的时候,多尝试、不放弃或许才是入门的秘诀。他向同学们分享了一位教授对科学问题的定义,“科学问题是可验证、可重复的”,并接着回顾自己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本科生)的申请打磨中对真正科学问题的步步探索与追寻。“方法是一直在变化的”,大胆地推陈出新也许才是进步的关键所在。鉴于此,他鼓励大家不但需要提升构建课内知识框架的能力,而且还应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增强思考和尝试解决问题的本领。他还特别提到,bet365在线体育投注
的老师们为他寻找研究方向、打磨修改研究成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并向大家建议把握机会请教专业导师、任课老师等,在与师长们的交流中提高自身的认知格局。

▲本科生学术项目申请分享
(三)本科生学术交流:于复旦沃土,向学术旷野
史学长利用复旦大学校级和经院院级交流资源,合理分配和取舍自己的时间,分别前往伦敦政治bet365在线体育投注
、香港大学、北京大学等参与多个寒暑期学术交流。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他在暑期学校的经历为此后参与理工类科创竞赛项目奠定了厚实的基础;而那段白天赶理工类课程,晚上推进经济学与人工智能交叉学术研究的日子也让他获得了更快的成长。


▲倾耳以听和运笔如飞的在场同学
互动与交流在史学长就本次活动主题“科创竞赛与本科生学术项目”进行高质量输出后,同学们既萌生了对学术科研的好奇与兴趣,又随之衍生出从0到1的层层追问。针对在场来自复旦相辉学堂、bet365在线体育投注
、大数据学院、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PPE项目等多个院系同学们的各种精彩提问,史学长依次进行了耐心解答。


▲深入交流互动
(一)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在与理工类学生合作时的优势定位
当有同学提出自己与理工类学生交流与合作时存在技术壁垒,对自身在合作项目中的作用不够清晰时,史学长列举了诸如行业的市场前景、市场占有率、产品定位、股权分配和组织架构等由商科类知识支撑的核心部分;强调了商科类学生在商业策划中的功能定位、人文社科类学生在路演展示等方面独特的比较优势;用“投资”的经济学视角分析评估科研项目,让迷茫的同学们豁然开朗。
(二)科创竞赛与本科生学术项目中的细节探讨
对于选题的抉择,史学长说道兴趣是前提,并现身说法自己对数字经济、产业经济和人工智能有强烈的兴趣,那么在研究中便会全身心投入进去。其次,他建议大家与学院老师们多沟通,这对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擅长领域、找到与自身匹配度高的导师有极好的正向引导作用。同时,他也鼓励大一、大二的同学们在实践项目中切身体会自己对调研访谈获取数据的感受,不惧试错成本,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对于如何了解学术项目并做基础准备,史学长从扎实的自身能力与善用搜索功能两方面展开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课内专业知识与课外拓展应用的结合中,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积极参与校内线下分享和校外路演活动,在丰富的线上资源平台挖掘有用信息。对于具体操作中的分工和可能存在的冲突分歧,史学长强调了负责人的领头作用,然后细化讲解了完成商赛任务、制作、画图、美工、文字和讲稿等流程,并再次表达出沟通的重要性,面对矛盾时每个成员需要在理性谈论中筛选最优路径。
(三)经济学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应用
史学长提出自己的设想,在“因果识别”这一经济学引以为傲的领域,人工智能创新前景广阔,或将催生一些颠覆性变革。他对同学们学习程序语言、统计软件等的困难表示共情,安慰大家不用焦虑,而应看到人工智能的实用性功能,在科研中更好地运用这一工具。
(四)给大一新生关于生涯心态的建议
史学长倡导大家不用对未来规划过多担心焦虑,可以根据“未来的自己是否会后悔”来为当下的选择提供一种标准,探索的过程是多元化的,比如学生工作、学术道路、创新创业等,而无限的可能正是螺旋式上升发展的源头。综上所述,问答环节如同一座桥梁,生动连接了疑问与答案。史学长亲切而务实的分享,为同学们在自我定位、学业规划与项目实践等方面 提供了前进方向的有益参考。
结尾
在“榜样的力量:学长分享系列”第十二期主题活动暨数理经济班20周年系列活动中,史学长以自身参与本科生学术项目的实践历程与科创竞赛的丰富经验为蓝本,系统梳理了从项目选题、团队构建、申报书撰写到成果转化的完整路径,并融入准备过程中真实的心路历程,让大家对科创竞赛和本科生学术项目有了深层次的了解,同时还为大一新生们传输了一份不惧困难、敢于挑战的坚定信念。榜样的力量,是学长以自身不懈的努力与追求为大家描绘的精彩未来画卷,也是同学们在总结与回顾中萌发的积极进取、突破自我的内生动力。
主办方:复旦大学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复旦大学教务处、复旦大学相辉学堂
承办方:“榜样的力量”委员会